可視性允許我們一見到某事物就直截了當地知道如何與其交互。
例如,當我們看到一扇門旁邊的小按鈕時,我們會馬上意識到這是要用指頭來按的;常識又告訴我們,一旦按下去就有聲響發出,然后房間里的人就會知道“有人正站在門外呢”。把這一概念移植到視覺設計領域:當我們在網頁上看到一個有3D樣式的按鈕時,我們立馬就能明白這是一個可以用鼠標來“按”的東西。
注:設計師的工作一直與“可視性”有著密切的利害關系。這個詞自唐納德·諾曼(Donald Norman)的名著《設計心理學》后便聲名鵲起,之后更是被阿蘭·庫伯(Alan Cooper)的《交互設計精髓》一書帶入用戶界面設計社區。
可視性僅僅是成功的一半
設想這樣一種情景:人們雖然能輕松懂得如何使用某件物品,但是卻缺乏執行操作的能力。絕大部分坐輪椅的人都知道樓梯應該怎么用,但樓梯的“可視性”無助于他們爬上樓梯。這時,問題便出現了。
相反,便利店的寬大自動門對于有或沒有特別通過需求的人都具可視性,并且能被二者輕松使用。我們把這種可視性和廣泛親和性的結合稱為“通用設計”。在通用設計中,自覺的可視性——也就是對如何與物品進行交互產生的隱式理解——實則與用戶執行操作的能力相輔相成。因此,通用設計天生具有親和性。
有些設計師覺得通用設計限制了他們的創新。他們爭辯說,要滿足通用性,就必須從“最底層的用戶”出發進行設計。要設計一部對老年人和青少年都方便使用的電話,那我們就必須先考慮老年人的需求:大的數字按鍵,大的顯示屏等等;然而一旦我們這么做了,那些年輕的消費者,那些“潮人”們,可能就對這電話沒有購買欲了。如此,設計的最終結果就是一件只對某特定社群有用的產品——我們達到了無障礙設計的要求,但不能算是通用設計。設計的可及性非常重要,卻無法通過一種方式就滿足所有人。因此,明智的做法是,在任何時候都盡量爭取可行的通用設計,而只在必要的時候專注于無障礙設計。
無障礙設計的困境
這種差別在Web設計中意味著什么?“通用設計”和“無障礙設計”在什么情況下會被廣泛認為是對等的?無障礙設計元素包括視頻的說明字幕和音頻文件的文字副本。它們被用作原始內容必需的替代品。另一方面,結構化標記則是一個實現通用設計的有力技巧。使用h1和h2這樣的實義標簽來按照邏輯關系組織內容,有助于形成可訪問性,因為讀者總是習慣在閱讀文字前先掃描標題。設計師能創建獨特的標題樣式,卻是由用戶個人來決定要不要接受設計師的想法。他們大可以關閉圖片顯示或者在運行過程中替換掉你的樣式。
話說至此,對很多設計師來說,因通用設計產生的交互過程的不可預見性會帶來很多麻煩。他們怨聲載道——“我完全不知道屏幕閱讀器是如何工作的”,諸如此類。作為設計師,我們始終沒能完全了解可訪問性或者通用性究竟意味著什么。要改變局面,就必須先改變我們看待任務的方式。
運用包容原則,提升可訪問性的地位
讓我們來探索 包容原則 的奧妙。它允許我們忘記在社交行為中根深蒂固的那種“他們”和“我們”之間的對立。聚焦于包容能夠將無障礙/通用設計的爭論從上述利益沖突中解放出來,讓我們擁抱一種更寬闊、更接近自然的設計哲學。最重要的一點,聚焦包容也幫助我們了解到,我們不僅是為了別人才重視可訪問性,也是為我們自己好。
包容行為是指平衡且尊重眾人不同才能、信仰和生活方式之獨特性的實踐和行為。 當某人被定義為某個社群的一員,人們即被他們對這個特定群體的理解和念想所限制。而包容則是在個人層次和群體層次均接受相互之間的類似點和不同點,以達到眾人齊心協力之目的。
此研究機構亦對包容的核心意義做如下探討:
通過在個人、群體和組織機構層面創建與維續條件來蘊育平等、自主賦權、自我知覺和勝任感,從而認知與支撐全人類的內在價值。
只要我們敞開胸懷擁抱包容原則,我們就很難再把他人看作是一個特定群體(比如“視覺障礙用戶”),于是也不再排斥他們。如果我們肯放棄傳統的“我/他”思想,我們就不會再為逃避可訪問性找任何借口。他人的需求變成了我們自己的需求。有了包含原則,我們將不再忽視網頁可訪問性的要求。在我們眼中,可訪問性成了一個通過接受彼此異同實現自主賦權的機會。
現實世界的一應包容
這樣的討論似乎并無必要——對可訪問性的理論解剖。你可能會說注重包容性并不會立即解決你平常遇到的網頁設計問題。不過別忘了:重視通用設計能讓我們利用好相似性,實現無障礙設計能讓我們處理好相斥性。一些“通用的”技巧和要素如下:
當我們學會普遍運用這些技巧時,它們就成為了我們的“第二天性”,我們架設網站時的思維模型。最終,我們不會覺得這是所謂的可訪問性技巧,而開始把它們當做固有的、普遍的Web技巧。我們將會經歷從運用范例到一應設計的轉變。
這樣做既能減少用戶的麻煩,也能減輕開發者的負擔,因為剩下的可訪問性任務已經被更好地獨立出來。這就為實現完全無障礙的網頁打好了堅實的基礎,開發者也能更加客觀地掂量如何提供額外的親和效果。
如果說無障礙設計和通用設計更多地是以結果為導向的,那么這一新的一應設計的模型就顯然是以過程為導向的。有一點至關重要:設計師必須認同項目的可訪問性需求。沒有認同,就沒有熱情;沒有熱情,我們就又走回老路——將可訪問性任務視為分寸之末。
傾聽你自己
要如何才能快速入門包容原則?把你的電腦屏幕想象成《2001太空漫游》中的大黑石,然后開始你的冒險:在腦海里構建你的站點。接下來,更進一步,想象你正用耳朵聽你的站點,而不是盯著它看。這有助于你暫時放棄把你的網站當成一本書來對待。有時候大家都遺忘了一點,網站其實是一種形象而生動的媒體,其表現力與其外顯形式是不可分割的。
你的網站聽起來如何?禁用掉樣式表,看一下你面前是什么。突然之間,你就變得和使用屏幕閱讀器的人一模一樣了——你們有著同樣的需求。獲取最高等級的可訪問性是很有必要的,并且應該成為你日常設計活動的一部分,因為這樣你就不再需要為自己找辯護的理由。擁抱包容原則,你的網站將成為下一個可訪問性的典范。
注: 2001: A Space Odyssey 2001太空漫游,一部1968年拍攝的科幻電影。講述2001年人們尋找黑石根源的故事。黑石在片中的概念相當
|